Powered By Blogger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黑猩猩の基因

黑猩猩  基因差異
基因組測序研究在媒體裡熱鬧地反復出現,讓這樣一些數字為普通公眾所熟悉:人與果蠅共享60%的遺傳信息,與老鼠的相似度是80%,與黑猩猩的相似度約為98.5%。僅僅1.5%的差異,就決定了一個在籠子外面、一個在籠子裡面;一個辦奧運會、一個在樹上跳來跳去;一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個數到9就很了不起;一個可以長成奧黛麗·赫本那樣、一個全身披滿黑毛;一個大講“人生而平等”、一個在醫學實驗室裡受折磨。直立行走、複雜語言、科學和藝術、哲學宗教……這些人特有的東西,其根源都可追究到這1.5%。而在這1.5%中,又究竟是哪些具體的差異,在黑猩猩與人之間劃出了界限?

美國科學家已於2003年繪製出了黑猩猩的基因組草圖,但還不夠精確和完整。在將黑猩猩與人這樣的近親進行比較時,很難說哪些基因差異是真的差異、哪裡只是數據誤差。在2004年5月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一群來自舊大陸的第三類黑猩猩宣布,他們完成了對普通黑猩猩第22號染色體的測序。來自德國馬普學會日本理化研究所中國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說,他們聯合進行的這次測序,所得的數據足夠精確,適用於與人類基因組進行可靠的比較分析。

人類有23對染色體,黑猩猩有24對——大猩猩也有24對,例外的是我們而不是黑猩猩。黑猩猩的第22號染色體,對應人類第21號染色體。對比顯示,兩者DNA序列上對應區域間單個鹼基(遺傳信息的“字母”)之間的差異為1.44%,即“單鹼基置換”差異。這個結果基本上在意料之中,平息了以前的一些爭論。這次測序的錯誤率是每一萬個“字母”錯誤不到一個,因此比較黑猩猩與人的兩條染色體時,由數據誤差而產生的差異,在全部“字母”差異中不足1%。
黑猩猩黑猩猩
但對比的結果更多的是意外。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組中,都有大片大片的“垃圾DNA”,它們不編碼蛋白質,不會對生理功能起什麼作用。以前人們猜想,人與黑猩猩的基因差異,可能大部分存在於基因組中的垃圾地帶。也就是說,在真正起作用的基因中,兩者的差異更小。然而這次研究顯示,DNA序列有用部分的差異,並不比無用部分更少,至少在這條染色體上是如此。科學家檢查了231個被認為起作用的基因,其中83%存在差異,影響到了它們所編碼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質是氨基酸分子構成的長鏈),不過微小的差異不一定影響到蛋白質的功能;有顯著結構差異的基因約佔20%,有47個。黑猩猩的基因組總共約有30億個鹼基,第22號染色體上約有3300萬個,佔總量的1%左右。由此看來,如果基因差異在各染色體上分佈均勻,那麼人與黑猩猩可能有幾千個基因存在顯著差異。尋找決定人與黑猩猩之差別的關鍵基因的工作,將比預料的更困難。

比較還顯示,兩條染色體之間存在大量的“插入/刪除”(INDEL)差異。 “插入”是指一段DNA出現在一個物種的DNA裡卻不在另一物種的DNA裡,“刪除”意思是某一物種的DNA有一個片段丟失了,INDEL是兩種差異的總稱。黑猩猩的第22號染色體和人類的第21號染色體,INDEL差異的DNA片斷多達6.8萬個。大多數片斷很短,只有不到30個“字母”長,但也有的長達5.4萬個“字母”。 INDEL差異導致人類21號染色體比黑猩猩22號染色體多40萬個字母,這意味著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的染色體可能更長。在兩者獨立進化的過程中,黑猩猩的染色體損失了更多的DNA片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